您现在的位置: 牡蛎 > 牡蛎禁忌 > 正文 > 正文

中医妇科验方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30 10:01:28

1.肌瘤内消丸化裁

药物组成:鬼箭羽15克、夏枯草15克、郁金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制鳖甲15克(先煎)、橘核12克(打碎)、荔枝核12克(打碎)、丹参15克、桂枝10克、茯苓15克、鸡内金15克、浙贝母15克、生黄芪15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等。病案: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女,33岁。初诊日期:年11月21日。主诉:发现盆腔肿物半个月。患者半月前查体发现子宫肌瘤2个,大者约4.5cmX3.7cm,近半年月经提前1周,经期7天,量可,色暗,偶有块,腰部坠痛。末次月经年11月17日,色暗红,有块。大便干,纳眠可。孕1产0,现计划妊娠。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中医诊断:癥瘕(气虚血瘀);西医诊断:子宫肌瘤。治法:益气祛瘀,分期治疗,补消结合。方药:生黄芪15克、鬼箭羽15克、夏枯草15克、肉苁蓉15克、锁阳15克、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川牛膝15克、巴戟天12克、生牡蛎30克(先煎)、鸡内金15克、浙贝母15克、昆布15克、当归10克、制鳖甲15克(先煎)。经期量多时服安宫止血丸。随后复诊予上方加减:经前乳胀加香附、王不留行以疏肝行气通络;心烦、面部痤疮加蒲公英、生甘草、生地黄、生薏苡仁以清热凉血,健脾利湿。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孕。年1月29日复诊,上方加减服用2月余,复查B超:子宫肌瘤3.2cmx1.5cm,左侧卵巢可见优势卵泡:经期、量、色、质基本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告知患者可以准备受孕。年6月6日复诊,患者诉剖腹产后4个月:无特殊不适,唯产后面部雀斑,随症加减调理。

2.葫芦巴丸加减方

药物组成:葫芦巴15克、巴戟天15克、乌药10克、小茴香6克、吴茱萸6克、王不留行15克、莪术15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牡丹皮15克、延胡索15克、制没药10克、川芎10克等。病案:痛经、子宫腺肌病(阳虚寒凝血瘀证)患者马某,女,39岁,初诊时间年6月26日。主诉月经期腹痛8年余,加重2月来诊。患者平素月经25~35天,6天经净,量少,色暗,痛经可忍。近年来月经期小腹疼痛渐进性加重,年行开腹双侧巧囊剥除术,术后间断中药治疗,痛经曾有缓解,近2月症状又有加重,LMP为年6月15日,量少色暗,伴血块,腹痛难忍,服用止痛药后仍不缓解,持续至今,刻下症:畏寒喜暖,小腹胀痛,腰酸,偶有头晕,无恶心呕吐,纳可,夜寐安,醒后疲乏,大便1~3次/日,成形便,小便正常。舌质紫暗,苔薄白,脉沉细。孕2产1,年2月顺产1男孩。年2月孕50天自然流产。辅助检查:血清CA:47.65U/mL;彩超:子宫肌层散在小无回声,左后壁见中低回声,大小4.9cmX3.6cm,提示:子宫腺肌症伴腺肌瘤。诊断:中医:①痛经;②癥瘕(阳虚寒凝血瘀证)。西医:子宫腺肌病。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止痛。方药:葫芦巴15克、巴戟天15克、乌药15克、生蒲黄15克(包煎)、五灵脂12克、莪术12克、吴茱萸4克、红芪15克、延胡索15克、川芎15克、合欢皮15克、蜈蚣1条、制没药12克、桂枝10克、细辛3克、牡丹皮15克、生甘草6克。14剂,水煎,日两次温服。年7月24日二诊:诉7月16日月经来潮,腹痛明显减轻,腰酸、畏寒症状消失,经量仍少。方药:上方去吴茱萸,加刘寄奴12克、王不留行15克。继服14剂。此后以同法调整用药,佐以养血活血中药,经量渐多,痛经缓解显著,CA复查正常,痛经未再复发。

3.七子益肾理冲汤

药物组成: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香附12克、沙苑子15克、桑椹15克、巴戟天15克、骨碎补15克、葛根15克、升麻10克、鸡血藤15克等。(1)卵巢早衰(肝肾阴虚证)患者肖某,女,28岁,已婚。年4月29日初诊。主诉:月经推迟2年余。病史:患者近两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月经周期逐渐延长。平素月经周期1~2个月,行经时间3~5天,孕1产0,年2月人流,现工具避孕。末次月经:2月20日,5天经净,经量少、色暗红,第4~5天月经色淡红,夹有血块,无痛经。末前次月经:1月初(具体日期不详),刻下症:潮热汗出,心烦易怒,急躁,偶见头晕,夜寐差,纳可,二便可,舌红、苔白少津,脉细数。辅助检查:年4月18日阴道超声示:子宫后位,大小约4.1cmX4.0cm×2.7cm。肌层回声均匀,内膜厚0.2cm,左侧卵巢1.9cm×1.7cm,右侧卵巢1.6cm×1.7cm,子宫后体液深1.6cm。提示:①双侧卵巢体积小;②盆腔积液。4月22日性激素检测:雌二醇(E2)40.58pmol/L,孕酮(P)0.29nmol/L,睾酮(T)0.68nmol/L,黄体生成激素(LH)44.03IU/L,卵泡生成激素(FSH)74.02IU/L,催乳激素(PRL)12.49nmol/L。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肝肾阴虚型);西医诊断:卵巢早衰。治以滋补肝肾。方用七子益肾理冲汤加减。处方: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香附12克、沙苑子15克、桑椹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巴戟天15克、骨碎补15克、葛根15克、升麻10克、鸡血藤20克、生黄芪15克,14剂,每日1剂,水煎服。二诊:年5月5日,服上方14剂后月经仍未来潮,上方基础上加阿胶10克、紫河车10克、茯苓20克。后患者因为工作原因未再就诊,随访得知其于年5月28日月经来潮,并于5月31日复测性激素:E.1pmol/L,LH13.44IU/L,FSH26.41IU/L。复查阴道超声示:左侧卵巢大小2.6cm×1.1cm,右侧卵巢大小3.1cm×1.4cm。随访至年1月月经按时来潮,无明显不适症状。(2)不孕症(肝肾不足,冲任瘀阻证)患者于某,女,43岁,年5月8日初诊。10年前2次药物流产,后未避孕一直未孕。年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左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右侧不通。行输卵管插管再通后受孕,孕3月时胚胎停育,清宫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经抢救好转,此后曾中医药调理,但至今未受孕。年于沈阳行IVF-ET生化妊娠,现计划再次IVF-ET。平素月经3~5/25天,经量偏少,色红,有血块,腹痛可忍,LMP:年4月19日,常有经间期少量出血,持续1~2天。刻下症:手足心热,耳鸣,带下色黄,量不多,质稠,无阴痒,饮食睡眠良好,二便调,今日鼻塞流涕,荨麻疹。舌淡胖,齿痕,边瘀斑,苔白腻,脉细略数。年2月查女性激素:E.58pmol/L,T0.68nmol/L,LH5.03IU/L。,FSH13.02IU/L,PRL13.49nmol/L。中医诊断:不孕症(肝肾不足,冲任瘀阻);西医诊断:不孕症。治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调经促孕。处方: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香附10克、沙苑子15克、桑椹15克、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巴戟天15克、鹿角霜15克、葛根15克、升麻10克、鸡血藤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川牛膝15克、生黄芪15克,30剂,水煎服,日两次温服。年6月9日二诊:LMP:年6月7日。刻下症:手足心热、耳鸣好转,出汗多,仍有荨麻疹,纳眠好,二便调,偶发紧张性头痛。舌暗淡,苔黄腻,脉细滑。年5月19日阴超:子宫内膜0.8cm,左侧附件区囊性肿物1.7cm×1.5cm,左侧卵巢大小约4.3cmX2.2cm。处方:上方去香附,加茯苓15克,赤芍15克。30剂,水煎服,日两次温服。年7月14日三诊:LMP:年7月5日。7月6日复查女性激素:Epmol/L,LH3.38IU/L,FSH8.53IU/L,PRL1.57nmol/L。刻下症:促排卵第9天,手足心热,易出汗,易紧张,紧张则眉棱骨疼痛。舌黯,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处方: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覆盆子15克、菟丝子15克、香附10克、沙苑子15克、桑椹15克、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巴戟天15克、鹿角霜15克、葛根15克、升麻10克、生熟地黄各15克、白芍15克、黄芩12克、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紫苏梗12克、砂仁6克。20剂,水煎服,日两次温服。年9月1日四诊:LMP:年7月31日。8月31日血清β-HCGIU/L,P.21nmol/L。刻下症:阴道少许褐色分泌物,无腹坠及腰痛,足跟痛,足心热,多汗,易紧张头痛,大便偏稀。舌红,苔白腻,脉细滑。处方:桑寄生15克、川续断15克、菟丝子15克、阿胶10克(烊化)、巴戟天15克、苎麻根15克、炒杜仲15克、白芍15克、山药15克、益智仁15克、补骨脂15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5克、紫苏梗12克、砂仁6克、生黄芪15克、炒白术15克、黄芩12克。再诊时阴道血性分泌物已经干净,定期复查血清β-HCG增长正常,随症加减方药保胎治疗至孕3月,后随访孕37周,剖腹产1男婴。本文摘自王耀献、叶永安《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与实践北京医院建院六十周年专辑》,特表致谢!⊙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或学习参考,如有需要请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使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lif.com/mljj/8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牡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