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精分7年的患者,据我了解的,他第一次发病是在18岁,正在读高二,当时学习压力大,孩子正值青春期,听孩子父母说,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里的尖子生,也一直是他们的骄傲,所以孩子发病后,父亲无法接受这一现实,便马上把孩子送进了当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在医治不到两个月时,他们就接孩子出院了。出院时,病情并未完全缓解,反而因药物副作用加重,出现了幻听症状,性情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内敛转变为暴戾。
因病休学一年后继续上学,成绩仍优异,但是幻听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常常无法清晰分辨幻听和现实。
在高考发挥失利后复读一年,这一年里备受煎熬,总认为有人和他作对、整他。他的行为越来越偏离常规,精神分裂症状愈发明显。
父母也是很着急,前前后后折腾了七年无果,如今网络发达了,他们通过我的文章认识到了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留言给我。我告诉他们:将孩子交给我,放心即可。
刻诊:舌质暗红,少苔,脉弦涩。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随后根据孩子的情况开了一个方子,这个方子虽然简单,却是清代医学大家王清任的基础方——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基础方+龙骨、牡蛎、酸枣仁
(注: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如有需要,可找我辨证。)
结果如何呢?
服用14剂后,舌转淡红,苔薄白,脉弦涩减轻。自述幻听减少,情绪改善。
调整方剂后继续服用,结果不出一年,症状均已消失。
电话回访时,询问家属是否有复发,他们回答说没有,并且自从开始中药后就再也没有用过西药。得知这个好消息,我感到非常开心。
什么道理呢?
此方乃根据孩子具体身体情况调整的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加减方,精准对症。接下来讲讲这其中的关键所在。
精神分裂病位于心肝。患者性格细腻,加上思虑过度,情绪不顺,导致心肝气郁,脾胃失和,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导致血瘀。
生地黄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和气机;白芍养血柔肝,缓解肌肉紧张;生地黄滋阴清热,养血安神;赤芍活血化瘀,凉血止痛;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甘草调和诸药,缓解药物副作用;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丹参活血化瘀,凉血安神。加入龙骨、牡蛎、酸枣仁以增强安神定志之力,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安神定志之功,使患者病情得到改善。
现在大家明白了吗?
转眼间行医20多年,凡是来找我的患者,我都会给他一个交代,以免辜负患者的信任,既为医者,无愧于病人,便是我此生最大的追求。
#中医王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