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牡蛎 > 牡蛎作用 > 正文 > 正文

乘风破浪向深蓝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3/4/10 13:23:02
最好的白癜风专家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zljs/261180.html

威海年的海洋强市建设,注定是精彩的一笔。

今年开年,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要“集中力量抓创新、抓突破、抓亮点,推动海洋强市建设实现新突破”。

随之,我市海洋强市建设,迎来“高光时刻”。

蓝色动能集聚涌动,海洋产业生产总值预计全年增长10%,新添14处协同创新中心,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5位海洋领域知名专家组成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累计建成31个省级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一流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威海港实现与青岛港港口整合,百年老港焕新生,“中创威海—青岛集装箱航线”等6条海运航线相继开航;海洋生态和谐共生,金海滩、爱莲湾等30项海岸带修复项目建设完成,实施“退建还海”工程……

面对这张“蓝色”答卷,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定力扬帆启航,向深海,向远洋,向世界。

答卷

印记

首个国家浅海试验场

6月22日,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建设工作座谈会召开,来自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及校企的36名专家、学者为威海市浅海综合试验场建设出谋划策。目前,试验场建设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不久后首个国家浅海海洋综合试验场将在我市建成。

海洋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

8月1日,海洋产业发展座谈会暨威海市海洋院士(专家)顾问团成立会议召开,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等8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组成我市海洋发展院士(专家)顾问团,“蓝色智囊团”为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助推我市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6个合作项目签约

10月14日,威海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涉海高校院所入驻威海暨科企合作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举行,6个合作项目签约。项目将聚焦海洋生物和海洋高端装备产业两大产业,涵盖海洋生物遗传育种、海洋牧场、海洋生物制品与医药、智能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海水淡化等多个领域,初期将进驻专家超过人,远期达到人以上。

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

12月29日,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此次成立的黄海渔业科技创新研究院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市政府联合创办,将建设9个研究中心、3个管理中心,进驻8个人才团队,对威海突破国家级、高层次海洋科研机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威海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迈入崭新时代。

亲历

用高科技海里“捞金”

方诩在实验中。受访者供片

这个月,方诩完成了身份的转变:从科学家成功转型成为企业家。

之所以说成功,是因为,他公司的第一款海参肽产品,作为他的第一个转化科研成果,顺利实现量产,更意想不到的是,这款针对术后恢复的特医食品,居然还被“请”进了济南市某医疗机构。

其实,方诩有很多身份:海外归来的大学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作为年入选“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的创业者,面对海量创业项目时,他毅然选择深耕海洋生物技术,给藏在海洋里的“活化石”贴上高科技的标签。

方诩的“执念”,从21岁留学日本时就“种”下了。当时日本一家医药公司从中国传统食品中发现针对心血管病的天然成分,用生物技术提取出来做成“特定用保健食品”,获得经济效益后再回馈支持药物研发,最终使治疗心血管病的新药上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将现代生物技术和‘药食同源’理念结合,赋予中国传统食膳新的生命,日本人可以,我们也一定行!”

由此,方诩在年有了新的身份:荣成慧海创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和首席科学家。新头衔还没焐热,就有人提醒方诩:商业和科研完全是两个领域,角色的转换需要极高的智慧,科学家创业成少败多。

这样的提醒很实在。很多科学家、资深技术人员投身创业,但并不是每个科学家都适合创业。尤其是如何将先进的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催化嫁接到国人认可的食品中,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更是摆在产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过,方诩不一样,他没有一头热地扎进去,而是走了一条谋定而后动的路子。既然不了解市场,那就从和市场的“亲密接触”开始,他深入市场,不仅了解客户需求,还专找“痛点”下手,与企业家交朋友,一起探寻解决难题的“金钥匙”。更重要的是,方诩清楚地知道,他的优势在于研发,那其他方面,应该引入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按照这一布局,公司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营销体系团队。

方诩一边“磨刀霍霍”,一边增强为人处事的情商,对市场的冷暖感知等能力。知己知彼后,方诩自然有了驰骋商界的利器。

接下来,一切都顺理成章。方诩动用了“看家”本领,采用其独有的肽酶解控制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通过纯天然提取、基因工程、生物发酵工程,把海参分解成具有活性糖肽分子结构的功能性产品,使产品肽分子含量达到80%以上,形成了新型海洋医用食品。

当大多数海参产品还处于附加值较低的粗加工阶段时,方诩已经利用生物技术,为海参精深加工“杀”出了一条新路,通过增加海参产品的功能,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产品刚上市,就迅速在业界“蹿红”,甚至有医疗机构主动找上了门,洽谈合作。

“春风得意”的方诩,最近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新上市的产品,要加紧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公司定位也随之进行了调整,将主要做技术输出和研发的“轻”公司,就好像是电脑需要的芯片概念一样,也要做食品生物技术领域的“芯片公司”。

方诩一起步就再没“刹住闸”,他要乘胜追击,继续研发海参皂苷、海参多糖、海藻肽等抗衰老、防癌以及促进婴幼儿健康等系列产品。

面对大海的“邀约”,方诩身边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在大海里“捞金”的人,他们靠着自己的拿手本领,给原本藏在海洋里的“活化石”全部贴上“威海造”这一高科技的标签,因为这个意义远远大于获得任何奖项。

“蚝丫丫”踩上“网络桥”

单春慧正在进行牡蛎打包装箱。记者曲黎悦摄

新鲜的带着海水气息的牡蛎,被依次冲洗、分拣、装箱,不论打开其中哪一个,都是肥嘟嘟的“小胖子”……短短10秒,单春慧就拍好了一段关于牡蛎的小视频,点击发送,朋友圈里立刻就有人跟着评论:“多少钱一斤?”

“斤,发湖南岳阳;斤,发黑龙江……”没一会儿,单春慧的手机就响个不停,寥寥几句话后几笔订单顺利完成,如此快速且大量的走货,让身边人啧啧称赞。

不过,在这之前,单春慧还是邻居嘴里的“傻孩子”,明明有体面的工作,却拼死拼活非得辞职,回乳山卖牡蛎。

其实,单春慧聪明得很。有次回家正赶上牡蛎最肥的时候,她随手就拍了照片发了朋友圈,没想到一下子就卖掉了几百斤,“发个朋友圈,就这么多人要买,我如果再做大一点呢?”

不仅要做大一点,还要做精一点。单春慧辞职的同时,就给自己的牡蛎取了“名字”——蚝丫丫。随之,她规划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lif.com/mlzy/1107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牡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