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牡蛎 > 牡蛎功效 > 正文 > 正文

ldquo男男rdquo同性能生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1/10 20:19:30

我们知道,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一般都是有性生殖。

人类呢,大多数还要加上特殊仪式来强化生命繁衍的神圣感,比如领证结婚,才会到结婚生子的地步~

不过,科学的进步,总是能实现目前的自然状态下不能实现的事情。

比如“男男”生娃!

当然了,这里说的“男男”生娃还不是人类,它已经在小鼠身上得到了证实。

就在前几天,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CellStemCell》上发表论文:首次成功培育出基因组来自两个父亲的老鼠,将“同性繁殖”研究向前推进一大步。

也就是说,两个雄性小鼠生了孩子。

一只拥有两位父亲的小鼠幼崽

图片来源:

科研圈

“同性生殖”到底是如何实现的?

先来了解一下“印记基因”。

人类含有46条染色体,它们一一配对为23对姐妹染色单体,精子卵子中的23条染色体各自随机选择姐妹染色单体,就会有无数种组合。

男性的23对染色体,父母各贡献一半,一一对应

来自wikipedia.org

既然精子和卵子各自都含有一份拷贝,那么把两个精子或者卵子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不也可以产生完整的染色体吗?

然而,30年前,科学家在小鼠身上把两个精子或两个卵子的遗传信息同时转移到去核卵母细胞中,却不能生出后代,只有同时转移一个精子和一个卵子的遗传物质才能成功生出后代。

这说明:父母的基因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互补的,有些基因可能是单方表达的。

举个例子:父母都有a基因,但只有来自父亲的a基因会表达,所以就算把两个卵子的遗传物质放一起,由于a基因没表达,而恰巧a基因又和胚胎发育有关,所以同性就生不出来下一代。

基因表达的多样性让龙的九子各不相同

图片来源:sogou.pic

后来,的确有研究发现,有些基因只有来自于父亲时才会表达,有些则相反。这些基因被称为印记基因(imprintedgene),小鼠上大约有个印记基因,其中大约有一半在人类身上也存在,它们很多和胚胎发育有关。因此如果把两个精子或卵子的遗传物质放一起,胚胎便不能正常发育。

好好的基因组,为什么要印记呢?有一种说法是:来自父亲和母亲的基因利益是不同的。一只母鼠可以为不同的雄鼠生孩子,因此每一只雄鼠都希望自己的后代长得更健康一些,于是来自父亲的基因大部分促进发育,相反,母鼠却需要平衡,因此来自母亲的基因大部分是抑制发育的。

年,日本科学家通过去除2个印记序列,终于得到了有2个妈妈的小鼠,完成了30年前没有成功的实验。(然而这些小鼠发育的并不好,体重很轻。)

近日研究成果:一只健康的成年双母小鼠(由两位母亲生下),和她自己的后代。

图片来源:

科研圈

而我国的三个重点实验室通过先进的分子剪刀技术,减掉3个印记序列,得到了发育正常的有2个妈妈的小鼠。神奇的是,他们还通过去除7个印记序列,首次得到了具有2个父系基因组的小鼠(但需要代孕的卵细胞和子宫)。

但相比之下,有两个爸爸的老鼠需要去除的序列更多,也都不能活到成年,可见,两个雄性生孩子,到底还是更麻烦一点。

高等动物现在的生娃方式真的是很灵活啊......

然而在自然界,很多生物其实是不需要通过异性繁殖的。

单细胞的细菌,通过自我复制就能生出一个种群来,因此也不存在性别这个概念。

对于一些爬行类、两栖类以及鱼类,也会存在“单亲妈妈”就能生孩子的情况,这种现象被称为“孤雌生殖”。比如:鞭尾蜥(Aspidoscelisuniparens)。

鞭尾蜥

单性生殖后代基因几乎没有变化,虽然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减弱了,但胜在效率高,一个个体就能生出一个种族来。总之,为了适应环境,不同生物,各有各的套路。

对于鹰鱼(Paracirrhitesarcatus)来说,如果“男女比例”过于失调,就会有一些个体“牺牲小我”,调整一下自己的性别,进行异性生殖。当雄性死亡时,雌鱼会变成雄性,雄性多余了,又会变回雌鱼。

鹰鱼,来源wikipedia.org

而有一些生物,比如黄鳝,牡蛎等,会在一生的不同时间经历不同的性别,下面这位小丑鱼(Amphiprioninae),它们最开始是雄性,长着长着就变成雌性了。

小丑鱼,来自wikipedia.org

对于哺乳动物能单性生殖吗?也就是遗传信息只来自于一方。

这其实就是克隆了,把供体的体细胞的细胞核全部放进另一个去核的卵细胞里。今年年初,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了克隆猴:中中和华华。

克隆猴图片来自:中科院神经所

哺乳动物现在可以单性生娃,“女女”生娃,“男男”生娃,体外生娃,真的不得不说:

科学耍起“流氓”来,还真是让人害怕!!!

本文作者张涛,系中科院神经所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神经退行性疾病。

参考文献:

1.Kadota,T.,Osato,J.,Nagata,K.,Sakai,Y.().ReversedSexChangeinTheHaremicProtogynousHawkfishCirrhitichthysfalcoinNaturalConditions.Ethology,(3),–.

2.MooreT,HaigD.().Genomicimprintinginmammaliandevelopment:aparentaltug-of-war[J].TrendsinGenetics,7(2):45-49.

3.KonoT.ObataY.WuQ.NiwaK.OnoY.YamamotoY.ParkE.S.SeoJ.S.OgawaH.().Birthofparthenogeneticmicethatcandeveloptoadulthood.Nature.:-

4.Li,Z.-K.,Wang,L.-Y.,Wang,L.-B.,Feng,G.-H.,Yuan,X.-W.,Liu,C.,…Hu,B.-Y.().GenerationofBimaternalandBipaternalMicefromHypomethylatedHaploidESCswithImprintingRegionDeletions.CellStemCell.

本文为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原创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需转载请请在留言区留言

投稿邮箱:lvluotougao

sstm.org.c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lif.com/mlgx/534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牡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