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牡蛎 > 牡蛎钙片 > 正文 > 正文

福建海鲜蛏子肉质柔嫩,鲜美绝伦,汇贝乳白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10 12:45:11
今天,小编将为你们介绍一些福建美食。福建的海岸线很长,曲折形成许多天然港,沿海的岛屿多达多个,附近还有几个大渔场(在渔业上指鱼群汇集的水区)。每次鱼汛,渔获很大;海产非常丰富,所以在那里吃海鲜,可以说应有尽有。我们且不提一般的鱼蟹,只谈几种在别的地方少有机会能够吃到的。如鲜蛏子(俗称“美人蛏”),是一种贝类,约二寸左右狭长的贝壳,两条水管和脚伸在壳外,像燕尾一样,潜居在海边的泥土中,繁殖得很快。而当地人(福建附近的马尾和南台)有经营竖田的,产量很大,获利也丰。鲜蛏剥出来的贝肉,白色中带浅黄,无论用来做汤菜或炒菜,肉质柔嫩,不带腥味,鲜美绝伦,为牡蛎远远不及。还有品类大体相似的沙蛤,肉从壳中突出如舌,所以有些诗人命名为“西施舌”(西施是春秋末期昊越时代的美女,历代把她作为美人的代表),清代朱竹坨有一首词《咏西施舌》,其中有“从歌罢吴官,听不到小唇语,鸣姜荐俎,此风味难得……”前两句正是形容如西施巧舌。据当地人说,福建海外是平潭岛,其间有一个大海湾,那里有一种珠蚶,形体比黄豆略大,味极鲜,煮出来享客,很象嗑南瓜子,用匙子送进口,吸肉吐壳。宁波上海的海瓜子(一种小贝,曾在上海菜中谈到过),远不及它的肥美。蚶羹用的蚶子较大,当不属珠蚶之类,和瓦楞蚶也不相同。加肉片、火腿、竹笋、木耳,用菱粉烩成糊羹,这是福州菜馆必备的汤菜,实际上用来代粥,尤胜于广东的鱼生粥,至为鲜美。汇瑶柱,也叫“汇贝”,在闽江口盛产,鲜货味奇鲜。福建以北沿海各省份很少这种贝类,所以干货也视为珍品。在福州,人们须挑选一种壳上纹如瓦楞,在阳光下,闪烁着翠玉般的彩色者,认为肤理才嫩,藏味更好,这当然也有物稀为贵的思想在内。在南台(福州郊区闽江口的市镇),一盘干烧瑶柱,真有些像山东馆烧的奶油萝卜球,一颗颗乳白透明,逗人食欲。另外,膨蟆酥,是和江南的醉蟹差不多的东西,在福州加了本地红糟的配料,香味胜过醉蟹。膨蟆也是蟹类,爪整发育得不完全,有些像寄生蟹的模样。腌制螃蟆酥,是带克斩成细块,便用红糟、高粱酒、盐用容器腌起来,十天半月便可吃了。佐酒下粥,适口无比。总之,在福州吃新鲜鱼肚,其他地方也是难能的。鱼肚就是鱼膘,是鱼体浮沉的器官。主要是含胶质的物体。鱼肚采自姆魏鱼。在别的地区,酒店上等筵席的红烧鱼都是干贷,多产于波斯湾及印度群岛。但酒店往往有用猪肉皮油炸冒充的。新鲜吃得“软”“滑”二字,必须用高汤烩炖,它才显出鲜味,和鱼翅鱼唇一样,都是要借鸡肉汤才出味的。胃和心,总要有一个是满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忧伤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挡!更多各地美食文化,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ulif.com/mlgp/126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牡蛎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