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2》火到没边了!
上映6天,票房破13亿,
盈利、口碑双丰收。
数据来源:CBO实时票房榜
领跑国内院线的同时,
这部电影也进军海外市场。
不少侨胞观影后表示,
看到结尾处中国护照上的一段话,
眼泪就止不住哗哗地流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持有中国护照的人都知道,
这段话是虚构的。
但是,它所阐述的内容,
却早已被一个又一个事实反复证明。
也许,长居国内的人,
对此难有切身体会,
但对于海外侨胞而言,
拿着中国护照,
无疑就是怀揣一颗定心丸。
正如《战狼2》导演兼主演吴京所说,
“我一直有一个愿望,
中国的护照能成为全世界最厉害的。
也许现在,
它不能让你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
但能把你从任何一个地方接回家!”
小小护照变迁史,折射中国“大飞跃”
成为中国公民心中的骄傲,中国护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具有护照部分性质和作用的物件,在中国由来已久,比如《西游记》中的通关文牒。
但直到晚清,政府向侨居海外的华侨颁发“华侨护照”,才算有了近代护照的雏形。
光绪八年(年)驻旧金山领事馆给华工黄华饶的护照。这被认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华侨护照。(摄于首都博物馆“护行天下?华侨护照展”,下同。)
不过,那时的护照,远没有现在这么厉害。
清朝统治末期的中国积贫积弱、列强横行,远赴海外的中国人也饱受欺凌。
即使华侨护照是中国正式颁发的证件,也经常不被他国海关认可,更别提发挥保护侨胞权益的作用。
宣统二年()旧金山领事馆发给华侨伍文衍的护照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护照的尴尬处境依旧没有改观——因为国内军阀割据、局势动荡,以及日寇入侵等原因,中国护照在国际上仍遭轻视,中国公民出行仍处处被刁难。
民国时期护照办理场景
年,国民政府外交部发给叶挺的护照。为解决武器装备及弹药匮乏问题,新四军军长亲自到香港、越南等地筹措军费,当时使用的就是这一护照。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日益腾飞,中国公民“走出去”更加便利。
截至目前,已有65个国家和地区对持普通护照的中国公民开放免签或落地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以色列、阿根廷等国陆续对华开放十年有效期签证。
百余年来护照的变化,折射出的是中国的“大飞跃”。只有祖国强大,公民在海外才能有尊严、有底气。
几十页纸张背后,是“中国式护侨”的大国担当
现如今,护照在生活中愈加普及,走出国门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在解决中国公民“走出去”需求的同时,中国护照在保障海外侨胞安全与权益中发挥的作用变得更加突出。
《战狼2》的一个重要情节,是许多中国公民在非洲遭遇战乱,最终在主人公“冷锋”及战友的帮助下脱离险境。
影片中,吴京饰演的特种兵冷锋曾调侃援非医生、来自美国的Richael,“你的美国救援在哪儿?”
这一幕,不由让人联想起年的也门撤侨。
图片来源:新华社
年3月,沙特等国对也门展开空袭,当地局势骤然紧张。29日,中国军舰停靠也门港口亚丁,开始撤离中国侨民。
两天内,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将需要撤出的名公民全数撤离。
同一时间,美国却承认无法帮助在也门的美国公民离境。
有人认为,撤侨的一幕,在影片中处理得有些艺术化,有些英雄主义。
但他们并不否认,当冷锋挥舞五星红旗,带领大家穿越交战区时,大家的爱国心都被点燃了。
《战狼2》剧照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是《战狼》系列的经典台词。
不过小侨认为,中国军人奋力保护同胞,比一句“虽远必诛”更感人:
年,所罗门撤侨
从所罗门群岛撤回的侨胞,兴奋地挥舞着五星红旗。图片来源:新华社
东帝汶撤侨
图片来源:中新社
年,吉尔吉斯斯坦撤侨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年,利比亚撤侨
图片来源:国际在线
一本护照、薄薄几十张纸,
浓缩的是中国爱侨、护侨的大国担当。
拿着它,无论走到哪里,都有安心相随。
作为中国人,我们怎么能不骄傲、自豪!
来源:中国侨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