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又称“白蚝”,富含蛋白质、糖原、氨基酸、牛磺酸、微量营养素等成分,功能成分相对其他贝类较高,是一种高营养价值的水产品。目前针对牡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养殖、优化加工等方面,关于牡蛎营养成分分析已有报道,但对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的营养组成、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呈味物质、挥发性成分等进行系统比较分析鲜见报道。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的黄艳球、杨发明、秦小明*等人对广西钦州、广东阳江、广东湛江和广东汕头4个养殖区香港牡蛎的营养成分、重金属含量、挥发性和非挥发性化合物对其风味和口感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测定评价,以期为牡蛎资源的高值化加工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肉的一般营养成分
4个养殖区的牡蛎水分质量分数为70.91%~77.96%,其中程村蚝和湛江蚝含水量较高,分别为77.82%、77.96%,显著高于钦州和汕头2个养殖区(P<0.05);灰分质量分数为0.11%~2.69%,钦州大蚝灰分质量分数为2.69%,显著高于其他3个养殖区(P<0.05),是汕头蚝的2倍,程村蚝的4倍,湛江蚝的26倍;蛋白质质量分数为6.41%~9.10%,其中钦州大蚝蛋白质质量分数高达9.10%,显著高于其他3个养殖区(P<0.05),其次是汕头蚝蛋白质质量分数为8.69%,湛江蚝质量分数为8.40%,蛋白质质量分数最低的是程村蚝,为6.41%;脂肪质量分数为0.30%~0.47%,其中汕头和钦州大蚝脂肪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0.47%、0.42%;糖原质量分数为0.59%~2.68%,其中程村蚝和汕头蚝糖原质量分数较高,分别为2.68%、2.61%,显著高于其他2个养殖区(P<0.05),是湛江蚝的5倍。
2、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肉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
4个养殖区牡蛎肉中的17种氨基酸包含必需氨基酸7种,半必需氨基酸2种,非必需氨基酸4种,鲜味氨基酸4种。氨基酸总量为.37~.99mg/g,其中钦州大蚝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湛江蚝含量为.14mg/g,汕头蚝为.58mg/g,程村蚝含量最低。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1~.89mg/g,4个养殖区牡蛎含量从高到低分别为钦州、湛江、汕头和程村。半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9~.63mg/g,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湛江、钦州、汕头和程村。
3、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
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为甘氨酸、谷氨酸和丙氨酸。游离氨基酸总量为.63~.96mg/g,钦州大蚝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其次是汕头蚝含量为.42mg/g,湛江蚝含量为.86mg/g,程村蚝含量最低。动物蛋白质的鲜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呈味氨基酸的含量。呈味氨基酸为.64~.50mg/g,含量由高到低为汕头蚝、钦州大蚝、湛江蚝和程村蚝。
4、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含量
汕头蚝中的三磷酸腺苷(25.33mg/g)、二磷酸腺苷(7.30mg/g)、一磷酸腺苷(10.47mg/g)、5’-肌苷酸(53.95mg/g)、次黄嘌呤核苷(34.03mg/g)、次黄嘌呤(7.68mg/g)含量均较高,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区牡蛎。钦州大蚝一磷酸腺苷(9.47mg/g)含量也相对较高。湛江蚝和程村蚝各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含量相差不大。
5、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甜菜碱含量
湛江蚝中甜菜碱含量最高(.45mg/g),显著高于其他养殖区牡蛎,其次为汕头蚝(.50mg/g)、钦州大蚝(.30mg/g)、程村蚝(.20mg/g)。
6、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中重金属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
不同养殖区牡蛎均富含锌元素,含量在.52~.98mg/kg之间,远高于其他微量元素;铜、铁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含量在28.28~81.51、22.83~48.34mg/kg之间;锰元素含量为4.73~9.38mg/kg;硒元素含量为0.36~0.64mg/kg。铁、锰、铜元素含量在不同养殖区牡蛎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铁、锌、铜3种元素汕头蚝含量最高,程村蚝含量最低,锰、硒元素钦州大蚝含量最高,而汕头蚝这2种元素含量最低。
7、不同养殖区牡蛎体内挥发性成分分布情况
通过GC-MS鉴定出4种牡蛎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醇类、酮类、醛类、酸类、烃类、酯类等,这些物质的独特气味以及协调作用构成了不同养殖区牡蛎的特征风味。挥发物的数量、类型及其在不同养殖区牡蛎中的含量存在差异。从汕头蚝、程村蚝、钦州大蚝和湛江蚝挥发性物质分别有91、89、、种。其中钦州大蚝的挥发性化成分种类数量最多,程村蚝最少。
结论
本研究表明,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营养成分存在显著差异。钦州大蚝蛋白质、脂肪、牛磺酸等含量较高;程村蚝水分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而蛋白质、脂肪相对较低;湛江蚝水分、牛磺酸含量相对较高,脂肪、总糖含量较低;汕头蚝脂肪和糖含量较高。除基本营养成分的差异外,高含量的糖会增强牡蛎的味道,水分含量会影响牡蛎肉的湿度和多汁性,脂肪含量的变化也会赋予不同养殖区牡蛎不同的坚实度和口感。汕头蚝微量元素含量丰富,高含量的5’-肌苷酸、三磷酸腺苷赋予汕头蚝鲜美的滋味。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谷氨酸等赋予钦州大蚝浓郁的海鲜味及鲜甜味。
本文《不同养殖区香港牡蛎的化学组成及特征气味成分分析》来自于《食品科学》年40卷14期-页,作者:黄艳球,杨发明,秦小明,章超桦,林海生,高加龙。DOI:10./spkx2---。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文章相关信息。
近期研究热点
不同质量分数NaCl和CaCl2盐溶液解冻对金枪鱼品质的影响
不同冷冻方式对淡水鱼品质的影响
基于多重光谱技术的木糖醇与牛乳酪蛋白相互作用及对酪蛋白结构的影响
红茶菌发酵黄浆水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DNA条形码技术在淀粉掺假鉴别中的应用
3个品牌干腌火腿皮下脂肪挥发性风味比较分析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朝鲜族传统米酒及其酒曲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
乳酸菌代谢γ-谷氨酰二肽及其对馒头滋味特性的影响
不同加工阶段对上海熏鱼(草鱼)风味物质的影响
基于电子鼻的红肠风味评价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儿茶素的稳定性及化学变化
酿造条件对酿酒酵母发酵香气的影响
糖基化亚硝基血红蛋白部分替代亚硝酸钠对哈尔滨风干肠质量的影响
菊粉对小麦面筋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面筋蛋白粒子-黄原胶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其表征
γ-聚谷氨酸对罗非鱼皮酶促溶性胶原自聚集性的影响
姜黄素对宫内发育迟缓断奶仔猪肠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鲨鱼肌肉与鱼翅营养价值的比较
具有肠道动力及肠道菌群调节功能乳杆菌的筛选及功能评价
植物乳杆菌YW11杀菌型发酵乳调节肠道菌群结构
生物解离大豆蛋白酶解物体外模拟消化抗氧化活性变化
白藜芦醇对衰老小鼠脑神经细胞的保护机制
高通量抗生素残留初筛试剂盒的研制及应用
枯草芽孢杆菌壳聚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酶解特性
普鲁兰生物合成中底物的作用及其生理机制
局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猪肉挥发性盐基氮
利用坛紫菜藻红蛋白制备脯氨酰内肽酶抑制肽
肉桂醛对明胶基肠衣膜的性能影响
内蒙古科尔沁地区食疗用酸马奶发酵引子化学成分及细菌多样性分析
绿色木霉耐高温葡萄糖氧化酶的特性分析
添加辣木叶粉对小麦粉面团品质的影响
烹饪方式对桑叶生物碱类和酚类物质的影响
延迟采收对酿酒葡萄类黄酮物质的影响
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检测杏仁露中杏仁、花生源性成分
氧化对大豆蛋白结构、乳液稳定性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综合评价和品质差异分析
组成型过表达ido基因对4-羟基异亮氨酸合成的影响及其发酵培养基的响应面优化
油腐乳发酵过程中的品质分析
高温热处理对大豆蛋白消化利用效果的影响
果皮中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在体外消化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超声波处理对黑加仑果实多糖性质与生物活性的影响
方便米粉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
苹果多酚处理对鲜切芋艿品质的影响
紫苏水提物联合蒸煮处理对脆肉鲩鱼片冻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
聚乳酸/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可降解抗氧化薄膜对鲜切西兰花的保鲜效果
低压静电场结合气调包装对凡纳滨对虾冰温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冰温贮藏对新疆吊干杏保鲜效果的影响
不同基材复配紫薯花青素制备智能指示膜及其应用
不同含氧气调包装方式对调理鸭肉制品的保鲜效果
大豆分离蛋白对鲜切桃的保鲜效果
蓝莓花色苷提取物对人脂肪干细胞增殖、分化和脂质积累的影响
枣干和米饭-枣混合餐餐后血糖反应
佛手皮渣果胶改性及其对镉诱导肝肾损伤的预防作用
肉牛屠宰过程中分离出沙门氏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溯源分析
壳寡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发酵麸皮多糖对大鼠空肠组织抗氧化能力、形态结构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铁皮枫斗多糖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杂粮功能醋粉体内降血脂、辅助降血糖和抗氧化作用
魔芋低聚糖缓解高糖水平诱发的大鼠代谢综合征及相关机制
长白山核桃源五肽对过氧化氢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
凝固型苦荞酸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N-乙酰-半胱氨酸干预壬基酚对小鼠SertoliTM4细胞的损伤作用
苦荞茶多糖诱导人肺腺癌A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
酸枣自由态和结合态多酚对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
分子蒸馏对沙棘果油中8种塑化剂组分脱除及综合品质的影响
植物乳杆菌通过调节肠道短链脂肪酸水平缓解代谢综合征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生化特性及其构象的影响
硒化魔芋葡甘寡糖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南极磷虾油对骨质疏松模型小鼠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
青蛤多肽的酶法制备及对前列腺癌DU-细胞的抑制活性
CO2脱涩对柿果理化特性、酚类成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不同柑橘品种全果制汁适宜性分析
大豆乳清废水提取脂肪氧合酶对面条加工特性的影响
单宁酸对鸢乌贼肌原纤维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超声波辅助同步提取籼米和金针菇混溶蛋白的工艺优化及其营养特性
传统发酵豆酱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相关性分析
OPO乳脂粉对肠道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白姑鱼和小黄鱼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鉴定
IKnife-REIMS联用技术对南极犬牙鱼脂质组学轮廓检测
MS技术分析竹节参中皂苷类成分
修改/编辑:袁艺;责任编辑:张睿梅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