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陈某,女,52岁。左乳癌术后1年余,化疗已结束,目前双靶治疗中。患者左侧上肢活动不利,偶感肩胛部及肘关节疼痛,稍有口干、口苦,纳可,眠差,大便成形,质略黏,小便调。舌淡暗,苔根部腻,脉关后滑。
某日黄金昶主任查房时,患者诉服药后上述症状都有所缓解,但近几日睡眠还是不好,晨起仍觉疲惫不堪。“整晚上你说睡了吧,又感觉好像没睡,我说我没睡着,我老公还说我打呼噜了,但我就好像一直醒着,这一晚上发生啥事我都看见了似的,有时候恍恍惚惚,半梦半醒,做的梦都是吓人的。”黄主任说:“原方加珍珠母30g。“又转过头来问我们,“珍珠母和牡蛎有什么不同,这个病人为什么用珍珠母而不用牡蛎呢?”见我们都没说话,黄主任没有立即揭晓答案。一周后再次查房时,患者高兴地主动汇报说,最近一周都睡得非常好。此时,黄主任娓娓道来,为我们揭晓答案。“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不寐之故……总是阳不交阴所致”,故睡眠总与阴阳的动态平衡有关。谈及阴阳的动态平衡,必然涉及到阴阳的偏盛偏衰,进而使阴阳难以交感互藏,阳气昼夜浮越于外。“阳不入阴”是失眠的核心病机。引阳入阴之法总离不开交通心肾、重镇潜阳。牡蛎、珍珠母这类常用介类药物治疗失眠,正是应用其重镇潜阳之特性。用介类药潜阳有以下两个特点:1.静药填阴,介类潜阳乃从阴引阳,但又清灵不腻;2.与见热投凉不同,介类咸寒沉降,能定奔腾之气火,但无苦寒之弊,不伤胃气。同为介药,珍珠母与牡蛎所长又有不同。珍珠母:“人有每卧则魂飞扬,觉身在床而魂离体矣,惊悸多魇,人皆以为心病也,谁知是肝经受邪乎!”肝藏魂,肝气一虚,邪气袭之,肝受邪则魂无所依附,故而虽身在床,却似魂抽离出身体,整夜立于床畔。珍珠母入肝为第一,尤善平肝潜阳。此案患者所述诸症正与之契合。牡蛎虽然同珍珠母一样,生于阴寒之海水,禀寒水之精,具坚刚之质,最能入阴补阴,同时肉质柔软,阴中有阳,故可软坚化痰。因此,牡蛎治疗阴虚有痰之不寐最速。珍珠母和牡蛎都是临床常用的介类药物,功效相似,但又有着细微的差别。这就要求我们对药物的掌握上非常精准,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调兵遣将”时应对自如。
徐竞男
北京中医院
针灸微创肿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