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名称:牡蛎-近江牡蛎
采收加工:牡砺收获期是在每年的5-6月,即牡砺生殖腺高度发达而又未进行繁殖,软体部最肥时进行。采收时,将牡蛎捞起,开壳去肉,取壳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贝壳
产地:海域
科:牡蛎科
原植物:近江牡蛎
贝壳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或略长,壳坚厚,较大者壳长-mm,高70-mm,左壳较大而厚,背部为附着面,形状不规则。
右壳略扁平,表面环生薄而平直的鳞片,黄褐色或暗紫色,1-2年生的个体,鳞片平薄而脆,有时边缘呈游离状;2年至数年的个体,鳞片平坦,有时后缘起伏略呈水波状;多年生者鳞片层层相叠,甚为坚厚。
壳内面白色或灰白色,边缘常呈灰紫色,凹凸不平,铰合部不具齿,韧带槽长而宽,如牛角形,韧带紫黑色。闭壳肌痕甚大,位于中部背侧,淡黄色,形状不规,常随壳形变化而异大多为卵圆形或肾脏形。
牡蛎-近江牡蛎药材性状: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等。左壳凹陷,大而厚;右壳平坦,稍小。壳外表面稍不平,有灰、紫、棕、黄等色。环生同心鳞片,幼体者鳞片薄而脆,多年生长者,鳞片厚而坚。内表面白色,边缘有时淡紫色。质硬、断面层状明显,厚2-10mm。无臭,味微咸。
优等品以个大、整齐、里面光洁者为佳。
牡蛎药性:
味咸,微寒,性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降胆气而消痞,敛心神而止惊。牡蛎咸寒降涩,秘精敛神,清金泄热,安神魂而保精液。凡心悸神惊、遗精盗汗之证皆医,崩中带下、便滑尿数之病俱疗。善消胸胁痞热。缘少阳之经,逆而不降则胸胁鞭满而生瘀热,牡蛎降摄君相之火,甲木下行,经气松畅,鞭满自消。一切痰血症瘕、瘿瘤瘰疬之类,得之则化;软坚消痞,功力独绝;粉身止汗最良。煅粉,研细用。
产浅海泥沙中,右壳小而薄,左壳大而凸,常连缀重叠,附于岩石。
味咸,性平,微寒,无毒。
牡蛎为软坚利水,敛汗固肠要药,主益肝肾,除老血,治伤寒,留热在骨间,化痰
破积,去胁下坚满。涩大小肠。清热安神。
除留热在关节,营卫虚热去来不定,烦满心痛气结,止汗止渴,除老血,疗泄精,涩大小肠,止大小便,治喉痹,咳嗽,心胁下痞热。
粉身止大人小儿盗汗,同麻黄根蛇床子,干姜为粉去阴汗。
治女子崩中,止痛,除风热风疟,鬼交精出。
男子虚劳,补肾安神,去烦热,小儿惊痫。
去胁下坚满,瘰疬,一切疮。
主治胸腹之动也,旁治惊狂烦躁。牡蛎黄连龙骨同治烦躁,而各有所主也,心口黄连所主,脐下龙骨所主也,而部位不定,胸腹烦躁者,牡蛎所主也。
普通三四钱。
恶麻黄细辛吴萸伏磠砂,凡病虚而有寒者忌,肾虚无火,寒精自出者亦忌。"
牡蛎:洗净,干燥,碾碎。
煅牡蛎:取净牡蛎,照明煅法(附录ⅡD)煅至酥脆。
咸,微寒。
归肝、胆、肾经。
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鸣,瘰疬痰核,症瘕痞块。煅牡蛎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遗精崩带,胃痛吞酸。
9~30g,先煎。
置干燥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